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王天然院士 报告题目:机器人技术进步的思考

报告摘要:
  机器人的应用广泛,将有各种各样发展,相关学科的进步促进机器人的发展,材料科学的进步,或许会带来机器人学的革命。工业机器人将向“即连即用”、“与人共融”的方向发展。【详细

ABB中国区董事长兼总裁顾纯元博士 报告题目: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中国迎接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报告摘要:
  为什么工业机器人今天变成热门课题。首先,作为消费者,我们对一个产品的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可能是非常短的周期。对于制造业产业链提出的要求是既要满足量,还要保证质、可靠性、价格、成本控制,又要满足多元化的要求。谁能够提供这样一个产品,满足这样的需求,谁就在整个商业和整个社会中占据很大份额...[详细]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总裁曲道奎教授 报告题目:工业4.0背景下的机器人技术——机遇与挑战 

报告摘要:
  机器人产业竞争力的立足点。在高端装备领域靠低成本、低端应用不可能走向国际市场,未来真正要在全球机器人产业里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必须在创新和品质上下功夫,首先要质量可靠,如果没有好的品质,价格再便宜,白白送给用户用,用户可能都不敢承担这个风险。颠覆中国制造业成功发展模式,必须颠覆掉低成本、劳动力密集的模式才能把机器人产业发展起来。[详细]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宏教授 报告题目:空间在轨维护的机器人技术

简介:
刘宏,哈工大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2004年教育部首批创新团队“机器人机电一体化技术”学术带头人,2010年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兼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哈工大“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宏教授及其团队长期从事空间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应用、生机电一体化假肢系统与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欧盟机器人技术和转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出版专著2部,获发明专利80余项。代表性研究成果入选2013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获2014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飞跃主任 报告题目:知识机器人与工业5.0:迎接智能机的时代

报告摘要:
  我认为1.0是机械化,特征是蒸汽机,2.0是电气化,特征是电动机,3.0是信息化,特征是计算机,4.0就是网络化。蒸汽机和电动机都没了,很快计算机也要消失了,消失在无所不在之中。我认为下一个时代就是要到虚实互动的平行时代,这时候机器人要唱主角,是智能机时代。[详细]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空间智能机器人系统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耀兵研究员 报告题目:空间机器人领域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简介:
王耀兵,研究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空间智能机器人系统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田苗教授 报告题目:服务机器人创新创业

简介:
王田苗,1960年出生,1982年、1984年、1990年分别在西安交通大学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1990-1995年分别在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地面移动机器人研究博士后与意大利国家仿生实验室从事医疗外科机器人研究博士后。现为北航机器人研究所教授博导,机械工业服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与智能技术与机器人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徐方
徐方 报告题目: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展望

报告摘要:
   本报告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针对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国内机器人需求,产业链条分析和下游应用分析;第二部分重点介绍新松公司在工业机器人方面的布局,包括串联工业机器人、移动工业机器人、洁净机器人以及智能制造装备;第三部分以机器人数字化工厂为例,介绍机器人的典型应用情况和工业机器人下一步的发展趋势;最后进行总结和展望。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韩建达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韩建达 报告题目:机器人自主行为及应用

报告摘要:
   机器人、特别是移动机器人在非结构、动态环境下所遇到的问题,正在成为机器人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这些问题也是制约着机器人从单纯的工业焊接、装配等领域走向科学探测、公共安全、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关键问题。本报告简要介绍机器人自主行为的概念以及包含的科学问题;同时结合实验室现有机器人,介绍相关的方法、技术、应用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