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事教育工作40余年来,领导建立了我国高等院校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为全国唯一的具有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五星级学科单位,该工程中心创造性地解决了集散控制系统和四条大型生产线计算机控制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他在现代控制工程技术领域成就卓著,提出了一整套适合于复杂工业系统控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他在复杂工程系统建模、控制与优化、工厂综合自动化系统等方面有很多建树;他始终坚持理论与应用的结合,是制浆造纸工业自动化工程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国内外首次开发了制浆造纸各个过程的16种数学模型、25种关键造纸专用仪表及设备,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推广造纸机计算机控制系统158套,产生经济效益十一亿多元。他一向神采奕奕、雷厉风行,活跃在自动化教育、理论、应用前沿,他就是孙优贤。
          采访孙优贤院士,提及我们的采访主题,他一口答应。可他紧密的行程安排,却使我们的采访一直未能完成。此次记者在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束后拦住了他匆匆的步伐,而就在此前的几分钟,大会刚刚宣布,他与戴汝为院士共同当选新一届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于是就有了以下简练而精悍的对话,一如其人般带着振奋人心的力量。
         记者:对于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自动化产业的变化您有怎样的感受?
         孙优贤: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要从多个方面来说。首先是自动化理论。对于自动化产业的发展来说,自动化理论的发展是先导。经历30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及一些高等学校的自动化研究所,在控制理论研究方面已经成为全世界的领跑者。如陈翰馥院士、郭雷院士的随机系统及其控制、自适应控制研究在国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又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段广仁等五人的有关于鲁棒控制方面的理论和应用,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国际上顶级刊物发表了很多文章,被引用的次数高达2600多次,这都体现了我国在国际自动化理论研究中的地位。
         第二个方面是自动化理论的应用,可以说自动化理论的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应用范围广泛,取得的应用效果喜人。目前应用的领域涉及到钢铁、炼油、化工、造纸、发电、轻工等各个方面。在这30年中我真正感受到自动化技术应用真正进入了国民经济的主战场,而且在这主战场中已经从配角演变为主角,对我们整个国家,或者说各个省市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工业的升级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可以说功不可没,这方面柴天佑院士和褚健教授等一批学者做出了杰出贡献。
         第三个方面是仪器仪表和自动化装备,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引进了大量的国外产品充斥了整个国家,以至于当时我们三大仪表公司都面临着崩溃的边缘。但是我们现在通过消化吸收、自力更生,及时扭转了局面,目前发展势头非常好。国内的自动化装备,如DCS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PLC、全集成控制系统,在国内市场已经占有相当的市场占有率,以和利时、浙大中控为代表,不但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而且在核电、火电、石化等领域的重大工程中都取得了突破。这是非常令我们振奋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国产产品不能受到市场的认可,现在通过这些民族企业的崛起,在中、低端市场国外品牌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在高端市场里国内产品也成为国外产品的强劲竞争对手。这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所骄傲的。
         记者:您认为我国自动化产业历经多年的发展进步,还存在哪些不足的方面?
           孙优贤:我认为不足有两点,这也是我们仍需努力的地方。第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我们仍需不断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因为在很多高端市场我们仍存在差距,某些领域里应用的高端自动化控制装置仍然全部是国外产品,我们必须加速推进;第二,中国自动化领域里的所有自动化人要更加地加强团结,特别是理论、应用和自动化装备要更加紧密的结合,使我国的自动化水平能更上一个台阶。
         记者:对未来的中国自动化产业的发展您带着怎样的希望呢?
          孙优贤: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16个重大专项中,每一项都涉及到自动化技术和应用。所以未来自动化在国民经济发展当中是必然起主导作用的,是不可替代的。我对自动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深具信心,未来在高端自动化领域的突破和应用将是主要的发展方向,目前在很多领域我们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我期待这高端市场进入国内产品为主导的时代。
         另外,在创新体系建设过程当中自动化也是大有发展潜力的,这方面也是中国自动化学会未来重点要关注的工作,因为只有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产业水平,我们将通过学会这一平台,加强交流、加强合作,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促进整个中国自动化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