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行业的群体回忆,一个产业的整体变迁

这是一个写满梦想与希望的人生,这是一段段镌刻着时代印痕的故事,改革开发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而正是他们创造了中国自动化产业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历史,推动着改革开放深化而行......


知行合一 ,筚路蓝缕40载


陈兴强
太平洋机电( 集团) 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成熟,纺织机械市场在经历了饥饿阶段、销售阶段、推销阶段三个典型时期之后,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球一体化市场体系正在形成。纵览中国纺织界,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无疑是一块响当当的牌子,它从一个老牌国有企业,历经一次次重组、整合之后,不断地脱胎换骨,不断地自新自强,现已成长为一个叱咤纺坛的强大企业。然而,受2008年来势汹涌的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世界纺织品市场一落千丈,纺织机械制造业首当其冲。面对纺织界目前万马齐喑的局面,本刊记者专程拜访了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兴强先生,希望通过和他的对话,窥视出中国纺机的发展出路和未来。

抓住企业的技术命脉

也许是和自动化天然有缘,1969年,陈兴强先生在海军服役时学的就是雷达修理。雷达控制涉及众多的随动控制系统,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陈先生就与自动控制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底层的技术人员到多年的高级管理者,近40年间几乎未间断过对技术工作的身体力行和指导。作为一个富有远见的管理者和企业家,陈兴强先生一直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和动力。

"中国纺机要有自己的东西!"陈先生的话题直指纺机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知识产权的竞争已成为科技竞争的一个战略制高点。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市场的竞争,产品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这些归根到底就是企业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的竞争。谁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就掌握了企业生存发展的主动权。这这种竞争前提下,主管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的陈兴强提出了进军数字化的目标。他说:数字化纺机是世界纺织机械发展的方向,现代化技术是实现数字化纺织机械的基础。制造业信息化的核心和关键之一是通过制造装备的数字化,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为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提供设备层面的坚实基础。基于纺织工业和纺织机械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太平洋机电于2002年提出了"数字化的纺织机械"的理念并一直为此而努力,"数字化的纺织机械"现已成为纺机行业产品开发的潮流。

面对未来,坚定信心

 2008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的确是很大的,以致有很多人不知所措。面对这种局面,作为一个富有远见的管理者和企业家,陈兴强先生有很清醒的认识:经过这次经济调整期,纺织界的大浪淘沙是不可避免的。还想留在这个行业的企业,早该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了。 他说:"全国上下已形成共识,中国制造业必须转型,否则是死路一条。关键是如何转型。企业首先要瘦身,要发展自己精锐的东西,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样,企业才有发展的资本和后劲。"陈先生进一步强调说,金融危机也好,经济危机也好,该来的一定要来,关键是企业本身要清醒,要主动出击,被动就要落后,领导者要未雨绸缪,要深谋远虑,要走在时代大潮的前面,这样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对自动化专业教育的认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当记者问及我国的自动化教育存在哪些问题时,一向和各类技术人员接触较多的陈兴强先生似乎面露忧郁。他诚恳地说:"中国很多事总爱赶风,大学教育也是。现在自动化专业连年扩招,大学生年年增多,但实际能力并未提高多少。根据企业多年的经验,我认为中国自动化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广泛知识面的基础上,不能忽略'专'。广而不专,只能使学生流于浮泛,企业不能用其所长;专而不广,学生毕业后又难以适应企业和市场的变化。所以,自动化专业的教育在使学生掌握广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一定要'专'字上下功夫,培养真正适合企业应用的人才。"

知行合一,这是陈兴强先生一直秉承的人生信条和行为准则。因此,在太平洋机电集团,他经常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和饱满的热情激励青年人的创新精神和聪明才智。他竭力倡导企业技术中心的学术氛围,以宽容态度对待因各种客观因素限制造成的研究课题失败,千方百计保护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他常常以自己的体会谆谆告诫公司年轻人:"一个人,不管你从事什么专业,首先你都要找到一个兴趣点。这个兴趣点不管是纺机、自动化还是别的什么。其次,要持之以恒地学习。拿我自己来说,一天上网的时间不会低于6小时,上网可以查资料,可以发现新知识、新技术、新概念、新信息。自动化技术是日新月异的技术,半个月甚至几天不学习就跟不上发展的脚步。所以,年轻人一定要不停地学习。任何人将这个习惯坚持终生,都会受益无穷。"

睛望向远处,似沉思,也似回想。记者望着他坚毅而沉稳的目光,不由对纺织业的前景充满期望。是的,不管目前遇到多大困难,只要我们集体不失望,不懈怠,学习不止,行动不已,明媚灿烂的春天终将到来。

每个人都在历史画卷中留下自的墨迹,
我们共同书写了三十年历史,
也将共同书写未来30年。
控制网( www.kongzhi.ne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10 Kongzhi.net,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