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潘总,并不是笔者与潘总的初次谋面。以往停留在脑海中的潘总是威严与睿智并行的企业家。然而,此次见面,他的身上更添了几分平和与亲切。此刻,在笔者面前的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总经理,也不是一个有着很多光环的企业家,而是一位感受了中国自动化技术发展之路坎坷与艰辛的亲历者,是一位怀揣着推动民族工业蓬勃发展之心的有识之士,是一位为中国自动化产业未来发展不甚堪忧的智者。
         "自动化控制系统是重大装备和重大工程的大脑和神经中枢。相信只要全社会能够充分认识到发展自主化控制系统和重大技术装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够设法调动一切要素和力量,鼓励、支持自动化企业的自主创新,给予国产产品首台首套更多的应用支持,我国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产品一定能在自己的装备领域大显身手,也能够更多的走出国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产品之一。"简洁而有力的开场白,折射出这位民族工业企业家的博大胸怀以及对中国自动化产业的信心。
         我们无从去考证在90年代初期,那些为了民族工业发展而前仆后继的人们到底付出了怎样的心血,我们也无从去查询,当时的他们到底是凭借着怎样的热情和执着将这番事业进行到底。但是,今天的我们,再次回眸,感触良多,感动蔓延……
"国电智深不同于其他民族自动化企业,例如和利时、浙大中控等公司都是最初从开发研制自身产品起步,慢慢推广,可国电智深最初是通过使用引进的国外先进产品,消化吸收后,成功摸索开发出一套自主研发的产品。这样的发展过程优点是掌握的技术根基比较深厚,可时间很漫长。但我认为国电智深这样的公司也代表了改革开放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高科技公司的一大特点。"潘总感慨的说。
         阅读国电智深的发展历程,无数个第一,无数个辉煌,追寻着这样的印记,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一路走来的国电智深为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推动自动化控制系统国产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努力。耕耘数十载,今日终梦圆。在潘总带领下的国电智深令国人扬眉吐气!然而,退去光环,潘总心中有激情,也有无奈,既有热血澎湃也难免忧虑。"我们仅看中国DCS市场,由于供大于求,导致产品价格不断下降,这无疑是一种恶性竞争。面对这样的现状,不仅需要国家大力扶持民族工业发展,更需要民族企业相互团结、携手合作,共同撑起民族工业的一片天!"
         谈到现在中国自动化企业发展面临的瓶颈,潘总感慨的说:"改革开放30年,我们国家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动化技术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个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自动化企业在技术水平方面并不逊于国外企业,但我们需要在现有的水平上再跨一步,成为跨国公司,得到真正的认可。要实现这个目标,任重而道远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真正的勇士,永远不会被困难击倒;真正的奋斗者,永远不会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潘钢,国电智深,共同为我们编织了民族企业在重大装备领域崛起的梦,用一步步坚实的脚印向我们证明了国外企业能做到的,我们的民族企业一样可以做到!
国电智深发展历程
1964年-开始从事火电厂计算机监控的研究与应用
1984年-开发出我国第一套计算机监控系统(DAS)
1991年-首次将国外DCS应用于国内发电企业
1992年-开发出我国第一套商用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DCS)
1995年-国内首次将自主化DCS应用于300MW机组控制
1997年-国内第一套实现AGC投入的国产DCS系统
2000年-完成国内第一套300MW机组含控制功能的全仿真机
2002年-自主化的DCS成功应用于国内最大供热机组-太远第一热电厂2×300MW 机组(EDPF-NT)
2003年-成功完成华能大连电厂4×350MW SIS项目
2004年-完成国内首套600MW发电机组DCS改造工程
2005年-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控制系统首批应用于600MW机组控制,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5年-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于超临界机组主控控制系统和辅助车间一体化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的首个"国家技术进步示范工程" 
2007年—国内首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自主知识产权DCS项目合作协议签订
2007年—承担国家高科技研究计划(863)重点项目"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火电行业重大工程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
2008年-采用国产EDPF-NT分散控制系统的600MW及以上等级火电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已达28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