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改革开放历经30个年头时,中国自动化产业的发展也走过了一段峥嵘岁月,尤其是近十几年的发展令世界刮目相看。任何事业的蓬勃发展,都离不开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先天不足的中国自动化行业更是如此。30年来,中国自动化界的有识之士怀揣着实业救国的热情和梦想,无怨无悔地在产业、学界、研究院所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敬业、务实、儒雅的王庆林教授就是自动化届的一位默默耕耘者。作为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系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技术过程的故障诊断与安全性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可谓工作繁重,但他对中国自动化事业的关注和倾注的热情却让人感动。记者就中国自动化发展所关心的问题和王教授进行了一番长谈,发现他对当下中国自动化发展的许多问题都有深入而独到的理解,对记者启发很大。
采访之前,我认真阅读了中控集团主页"中控大事记"中长达15页的发展历程,有曾经熟知的,也有不曾了解的,然而一步一步却是如此的清晰。
热爱控制科学,积极投身学会工作
尽管王庆林教授曾经就平衡状态控制理论、补偿控制理论及方法、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理论等分别获得过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中科院王宽诚优秀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奖和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但自动化届的许多人熟悉他大多是从1995年的第一届IFAC青年自动化会议开始的。那一年,由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委员会倡议,并得到IFAC理事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大力支持的首届IFAC青年自动化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北京理工大学联合承办。时任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王庆林协助会议IPC主席郭雷和吴坚忠(时任青工委主任)具体负责了会议IPC的日常工作和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赢得了学界人员的好评。1996年,王庆林兼任青年委员会秘书长,主持委员会日常工作,1999年担任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十多年来,积极投身学会工作,与青年工作委员会的伙伴们一起,使青年工作委员会成为中国自动化学会最活跃的分支机构之一。
王庆林教授对自动化学科的历史发展也颇有研究。1996年,他就在《自动化博览》第五期上发表了《自动控制理论的早期发展历史》一文。这是国内较早系统全面介绍自动控制理论早期发展历史并独立成篇的文献。谈到学科的发展历史,王庆林教授说,温故而知新。他自己的学术研究工作"平衡状态控制理论"就在对自动控制历史研究中受益颇深。他说: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系统输入输出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输入,输出"这个二元组,而现代控制理论将对系统的研究扩大到了"输入,输出,状态"这个三元组,这增加"输入与状态关系"和"状态与输出关系"两个新的研究领域,丰富了控制理论的研究内容。基于同样的思路,"平衡状态控制理论"进一步将研究对象扩大为"输入,平衡状态,状态,输出"四元组。提出了控制系统的输入直接影响(控制)的实际是系统的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又通过与状态间的稳定性关系来影响状态和输出的新思路。
关于学科建设的思路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自动化专业的学者,王庆林教授对中国目前自动化专业的学科建设有非常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任一专业学科的建设都有自己独有的发展规律,因此,对学科的设置应采取科学而客观的态度,不能一阵风似的盲目设置或取消,应该给它一定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在实践中摸索。发达国家的自动化专业教育固然有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但也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学科建设应该听取理论界和实务界两方面的意见,以培养适合中国自动化行业的应用人才为要务。
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应理论和实践并重,不可偏废
产品创新是研祥的生存之本,其理念也从最开始的"只要用户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嬗变到了"研祥所做的,就是市场需要的"。他们大胆地调整研发思路,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针对各个行业的特殊性研发新产品,引领市场需求。2007年,研祥智能制定了中国工业计算机的国家行业标准,这无疑是对其技术能力的一大肯定。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对高级技工人员的缺乏和国家对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视,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如火如荼地发展了起来。谈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认识时,作为长期工作在自动化教育一线的王教授的话又一次发人深省:"我国工科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是事实,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年的连年扩招导致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引起的。但也不能就此说明我国学生的理论水平强。恰恰相反,我国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水平都亟待提高。我们发现,要把真正的科学发现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来真正彻底的解决问题,没有高深的理论知识还是不行的。理论和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真正具备高深自动化理论知识的人在中国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在高职院校风起云涌发展的今天,王教授的话非常令人深思。
产研进一步合作的关键仍是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观察自动化界,产业和研究院所的非密切合作和企业自身的研发热情不高仍是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大问题。王教授说,研究院所和企业的合作途径不畅和企业的研发热情不高,除了政府引导方面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我国目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仍是浅层次的,有关针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和措施缺少威慑性,对仿冒和抄袭产品的打击不力,不利于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创新热情。针对这种状况,除了国家要严格知识产权的执法外,还要厘清产研转化的关系和途径,使产研合作顺畅而有长期性,这需要自动化人关注、呼吁并身体力行。
除了以上谈到的几点,王教授对控制理论和积极人生的理解也让人耳目一新。他认为,系统论思想、控制论思想和反馈论思想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都是有很大帮助的。系统论能够让人比较全面系统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控制论强调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着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当然,这些意识都是在学习和实践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王教授说着说着,露出了会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