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以“具身智联・边缘驱动 AI 引领新质未来”为主题的“AI赋能制造数智化暨工业智能边缘计算2025年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洲际酒店圆满落幕。本次年会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全球计算联盟边缘计算产业发展委员会、智能制造推进合作创新联盟、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边缘计算专委会、上海市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标准与测评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辽宁辽河实验室、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控制网(www.kongzhi.net)&《自动化博览》、OICT学院、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承办,中国自动化学会、上海市自动化学会、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产业联盟平台提供支持,吸引了来自产学研用领域的数百位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参会,共同探索AI与边缘计算融合赋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创新路径。

报告题目:《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工业边缘具身控制系统》

报告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辽河实验室边缘计算和云化控制方向执行负责人 兰大鹏
报告摘要:
详细介绍了团队研发的新一代边缘工业具身智能控制平台。该平台依托边云协同实现毫秒级智能计算与自主决策,如同为智能装备赋予“超级大脑”,已在半导体装备制造领域攻克高精度操作与复杂生产场景下的智能决策难题,推动工位无人化与工厂全流程数字化转型。

报告题目:《智控一体:AI大模型驱动智能制造的未来范式》

报告人:
曙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单娜
报告摘要:
从“智控一体是工业智慧化的必由之路”切入,深入阐述曙光网络通过大模型赋能,融合物联网、 边缘计算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贯穿“数据—决策—执行—反馈”的智能制造闭环体系。并结合在水利、油 气、化工等行业的典型实践案例,展示“智控一体”不仅让工厂“更聪明”,更使其具备“会思考、会决策、 会进化”的能力。

报告题目:《昇腾助力千行百业AI升级》

报告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政企昇腾生态总监 陈关喜
报告摘要:
分享了华为昇腾在边缘计算领域的 “技术创新 + 开放生态+场景化应用”战略,致力推动人工 智能在边缘计算领域的全面渗透和落地生根。在技术演进上,华为昇腾始终围绕如何让AI在边缘侧“用得 好”、“用得省”、“用得方便”,提升边缘算力与能效,软硬件协同优化,推动AI与OT/ICT技术融合, 赋能城市基础设施和工业制造设备的智能化;促进大模型在边缘落地,保障边缘安全与隐私,实现数据“可 用不可见”,保障用户数据和隐私安全。 

报告题目:《工业AI辅助下的工业软件新形态》

报告人: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戴文斌
报告摘要:
在边-云协同的新工业体系架构下,使用通用计算、通信、储存资源代替专用设备已成为大势所趋。基于云原生的新一代工业开放自动化软件须具备高复用性、可移植性、互操作性以及可重构性等全新特征。在AI的加持下,工业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低成本与高效率的应用自动生成。如何满足代码生成的确定性则是工业AI能在控制系统落地的关键因素。

报告题目:《工业领域商用密码应用研究与安全性评估》

报告人: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标准与测评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技术副总监赵梓桐
报告摘要:
深入分析了工业系统从封闭走向开放交互面临的安全风险,强调商用密码技术是保障工业网络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他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及标准,结合工业领域密评工作实践,从物理环境、网络通信、设备计算、应用数据及管理层面阐述商密赋能工业领域网络安全的机制,从而构建工业领域坚实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助力工业领域稳健发展。

报告题目:《工业控制系统中的网络安全》

报告人:
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过程自动化中国技术中心负责人 楼永胜
报告摘要:
主要介绍了工业控制系统中网络安全的含义,网络攻击的类型以及带来的影响,ABB网络安全的指导原则、网络安全目标、网络安全方法以及一些可用的网络安全的最佳实践。并详细阐释了网络安全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准则、ABB工业控制系统所遵循的产品安全框架,以及如何构建系统所有者的网络安全框架,来实现工业控制系统的深度防御等。

报告题目:《工业控制系统恶意代码防治与安全态势感知平台》

报告人: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检测部副主任 邹春明
报告摘要:
从工业控制系统特点、网络安全法规政策标准、面临的主要威胁及安全态势入手,阐述了恶意代码对工控系统的危害及防治要求、等级保护工作对恶意代码防护要求及工控控制系统恶意代码纵深防御建议。并介绍了融合AI技术的工业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可实现恶意代码等网络安全事件的精准监测与实时预警,显著提升工控系统安全防护效率。

报告题目:《OT安全不伤身,CPS安全再进化》

报告人:
Claroty 大中华区技术顾问 詹鸿基
报告摘要:
随着现代化工业网络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提高生产力,攻击面也随之扩大,传统“实体隔离”已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威胁。报告深入探讨了CPS安全的最新趋势与实践,揭示如何在不影响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提升可持续的系统防御能力。并分享了从资产可视化、风险管理、网络保护、威胁检测到安全访问,兼顾工业网络安全与连续性生产的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在数字化和工控安全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报告题目:《上海地铁数据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报告人:
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部门经理 张大千
报告摘要:
他强调轨道交通数据安全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石。乘客出行信息、运营调度数据及安防监控记录等核心数据一旦泄露或遭篡改,不仅会侵犯个人隐私,更可能引发运营混乱甚至公共安全风险。保障数据安全既是对公众权益的尊重,也是维护城市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的必然要求。必须通过严格的技术防护与管理措施,筑牢数据安全防线,确保地铁系统高效、可靠地服务社会。

报告题目:《新能源汽车行业工业AI数字员工解决方案》

报告人:
依柯力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EO 尹可杰
报告摘要:
该方案覆盖新能源汽车生产、质量、物流、设备管理全流程,构建“AI + 数字化”全链条赋能体系,致力于为新能源车企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智能化升级路径。尹可杰指出,AI技术与工业机理的深度融合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新突破口,该方案可助力打造全自动无人黑灯工厂,实现生产效率提升、质量优化与成本降低的多重目标。

报告题目:《PON技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报告人:
中国电信研究院接入中心总监助理 杨子尧
报告摘要:
分析了当前面向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工业网络面临的挑战,阐述了PON技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核心优势。中国电信基于PON技术构建的先进工业网络系统关键技术,在冶金、采矿、电子制造等行业已实现成功应用,为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

报告题目:《具身智能技术与工业应用——从理论到实践,智能体如何重塑工业未来》

报告人:
中国自动化学会《自动化博览》杂志社执行副主编 顾硕
报告摘要:
从理论层面建立具身智能的基础认知,梳理其技术起源与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复杂技术内核与最新突破,重点聚焦工业场景中具身智能的技术形态与核心价值,展望其重塑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行业提供清晰的技术演进路线图。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ARM中国
    霍尼韦尔自动化控制(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神州数码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和利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凌犀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北京捷诺视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贵州白山云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合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 深圳市宝德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江苏博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邮电大学
    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深圳天玑数据有限公司
    科视界数字科技(郑州)有限公司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锐谷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九州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德宝豪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
    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长河朗锐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研华科技
    深圳市朗力半导体有限公司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烽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武汉智菱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银江股份/浙江智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成都四为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广州英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四川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金超云控科技有限公司